北極星風力發電網訊:在“雙碳”目標和能源轉型驅動下,2021年新能源行業共同努力交出完美答卷,我國新增風電和光伏裝機規模達1.01億千瓦,其中,風電新增4757萬千瓦。2021年是中國風電承上啟下的一年,風電行業技術創新、制造工藝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層出不窮,這既意味著行業的高度繁榮,又意味著潛移默化的巨變,對全產業鏈的參與者提出新的使命與挑戰。
過去的一年,風電行業可以簡單總結為“兩個倍增、三個減半”,即風機的單機容量和新增裝機容量倍增,風機及EPC價格、風電度電成本、風機交付周期減半。
▲遠景能源高級副總裁 田慶軍
“兩個倍增”:風機單機容量和年新增裝機容量均實現倍增
單機容量倍增。中國陸上風機主流機型從2015年的1.5MW演進到2020年的3.xMW用了整整5年,而2021年陸上風機單機容量用一年的時間便完成了從3.xMW至6.xMW的躍升,1年實現了過去5年的容量倍增。2021年海上風機推陳出新更是軍備競賽,大兆瓦機組層出不窮,10MW以上機型屢見不鮮,而2020年海上5MW機組才剛剛推出,2019年之前海上主流風機一直以4MW為主。
新增裝機倍增。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數據,“十三五”期間,風電年平均新增裝機29.36GW,其中2020年新增57.8GW,如果不算2020年搶裝期內的高速增長,“十三五”期間年新增裝機維持在20-25GW左右。剛過去的2021年是中國陸上風電實現平價的第一年,新增55.8GW基本反應了行業的真實情況,因此我們判斷,“十四五”期間甚至更長久的未來,中國風電年新增裝機超過50GW是大概率事件。
三個減半:風機及EPC價格、風電度電成本、風機交付周期均大幅減半
亞當·斯密在《國富論》里表示:“利潤降低不是商業衰退的結果,恰恰相反,這是商業繁榮的必然結果。”伴隨著產業規模的擴大,風電行業利潤水平創歷史新低,風機及EPC價格、風電度電成本和風機交付周期均減半。
風機及EPC價格減半。陸上風機價格從“十三五”期間的3000-4000元/千瓦快速降至2000元/千瓦上下,EPC價格從7000-8000元/千瓦降到了4000元/千瓦左右;海上風機從6000元/千瓦降到了3000+元/千瓦,EPC從16000+元/千瓦降到了10000元/千瓦左右。隨著上網電價的持續降低,未來一段時期,價格仍在下行空間。
度電成本減半。2021年中國陸上風電直接跨過平價進入低價時代,“三北”地區全面進入0.2元/千瓦時電價;海上風電價格腰斬,從強補貼直接進入平價。電價下行倒逼風電度電成本快速下降,中國部分高風速地區的陸上度電成本已低至0.1元/千瓦時,建設條件較好的海上風電度電成本已低于標桿電價。
交付周期減半。陸上、海上風機交付時間從過去的平均1.5-2年縮短至8-10個月,今年招標的陸上風電集采項目以及山東等海上項目明確要求當年交付風機,當年并網發電。快速交付已經成為中國風電的趨勢。
面對風電行業巨變,我們應該主動適應新形勢、創造新價值、提供新服務
2022年,我對新能源的理解更為深刻、信心更加堅定。風機利潤下降并不意味著要以犧牲質量、降低研發投入和服務水平為代價。“價格低發電多質量好服務優”才是我們的產品準則。只有主動適應新形勢、創造新價值、提供新服務的企業才能在激烈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面臨電力市場改革的新挑戰,除了持續通過技術進步降低度電成本對沖未來電價的不確定性,遠景能源還將積極適應市場變化,通過配置一定比例的儲能、電力現貨交易策略和碳管理系統,讓每一臺遠景風機未來都能升級成為電力交易員、綠證交易員和碳交易員,額外賺取綠色收入。
未來,機遇和挑戰會更多聚集在需求側。“雙碳”背景下,風電等新能源正加速與其他行業融合,新能源制氫、源網荷儲、零碳產業園等新業態正帶動新能源開發模式和商業模式的突破創新。風電+千行百業正成為政府和企業降本脫碳的重要手段,市場潛力巨大。
2021年10月,鄂爾多斯政府與遠景共同打造的全球首個“零碳產業園”落地內蒙,包含從綠電開發、綠電設備制造、綠電消納到綠電應用管理等全產業鏈全場景,秉承“綠色制造,制造綠色”的經營理念,為全球零碳產業集群建設打造樣板間。目前,遠景的零碳產業園正在英國、西班牙等國家落地,催生出包括綠色制氫、綠色制氨、合成生物材料等新的產業體系。
作為全球零碳技術伙伴,遠景致力于通過技術創新讓風電和儲能成為“新煤炭”,電池和氫能成為“新石油”,智能物聯網成為“新電網”,零碳產業園成為“新基建”,同時加速培育綠色“新工業”體系。
2022,“零碳”未來可期!
(作者系遠景能源高級副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