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世汽車訊 4月20日,歐洲汽車制造商協(xié)會(ACEA)公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由于半導體和其他零部件短缺影響了歐洲的汽車生產(chǎn),歐洲3月新車注冊量為112.7萬輛,同比下降19%,連續(xù)第9個月下降。
俄烏局勢升級擾亂了烏克蘭零部件供應商的供應,迫使大眾集團和寶馬集團等汽車制造商暫停部分歐洲工廠生產(chǎn)。連續(xù)三個月的跌勢導致歐洲第一季度新車注冊量同比下降11%至275.3萬輛,歐洲車市今年開局不利。此前,汽車制造商寄希望于今年,認為今年的銷量情況會有所好轉,但目前看來,汽車制造商的希望可能會破滅。
3月歐洲車市:七成國家銷量下跌,12家車企銷量受影響
從市場來看,3月,21個歐洲國家的銷量呈現(xiàn)跌勢,包括五大主流車市:西班牙(-30.2%)、意大利(-29.7%)、法國(-19.5%)、德國(-17.5%)和英國(-14.3%)。其中,瑞典的銷量跌幅最大,約為39.5%;愛沙尼亞的銷量跌幅最小,僅為2.7%。其余9個歐洲國家的銷量逆勢增長,其中冰島同比大漲52.3%,系最大漲幅;拉脫維亞漲幅最小,同比微增0.9%;愛爾蘭和羅馬尼亞漲幅均超40%。
第一季度,22個歐洲國家的銷量同比下跌,僅8個歐洲國家的銷量實現(xiàn)了增長。受到了3月銷量的影響,歐洲五大主流車市的一季度銷量均同比下跌:意大利(-24.4%)、法國(-17.3%)、西班牙(-11.6%)、德國(-4.6%)和英國(-1.9%)。
從車企來看,3月,大眾集團、Stellantis和現(xiàn)代集團仍是歐洲最暢銷的三大汽車制造商,但大眾和Stellantis的銷量均大幅下降,分別下降25%和30.3%。總的來看,除現(xiàn)代集團和本田汽車外,其余車企的歐洲銷量均呈同比下跌的趨勢,其中捷豹路虎歐洲銷量的跌幅最大,超50%;馬自達的跌幅最小,不到1%。寶馬集團超越豐田汽車成為歐洲第五大暢銷車企,但寶馬銷量跌幅大于豐田。沃爾沃汽車和日產(chǎn)汽車歐洲銷量跌幅超30%;梅賽德斯-奔馳和福特的歐洲銷量分別下跌18%和17.4%。
第一季度,僅4家車企的歐洲銷量實現(xiàn)了增長:本田汽車(+33.5%)、現(xiàn)代集團(+21.3%)、馬自達(+8.9%)和豐田汽車(+0.1%)。在其他10家銷量下跌的車企中,大眾集團仍是歐洲銷量最大的汽車制造商,但該集團的歐洲累計銷量恐怕難以在4月突破100萬輛;歐洲第二暢銷車企Stellantis的銷量從去年同期的66.9萬輛下降至52.4萬輛,減少近14.5萬輛。捷豹路虎銷量跌幅最大,約為43.1%,雷諾跌幅最小,僅為6.7%;沃爾沃汽車和日產(chǎn)汽車銷量跌幅均超四分之一;寶馬集團和梅賽德斯-奔馳的跌幅不相上下,均為11%。
俄烏局勢沖擊下,車企如何應對?
彭博行業(yè)研究(Bloomberg Intelligence)分析師Michael Dean在一份報告中表示,“由于俄烏局勢升級,零部件短缺和生產(chǎn)停頓將限制汽車供應,并推遲預期的銷量復蘇。”此外,汽車制造商也開始再次延長了對半導體供應改善的預期,目前看來瓶頸將一直延續(xù)到明年。
俄烏局勢一家汽車市場分析機構在一份報告中表示,盡管市場需求仍大于供應,但“長期的高通脹和實際收入下降可能會削弱潛在需求”。由于通脹可能會影響潛在的需求,預計今年歐洲市場的銷量將幾乎沒有改善。該機構將西歐的增長預期下調(diào)至0.4%,預計總交付量將僅為1,063萬輛,遠低于疫情前1,400萬輛的水平。
歐洲汽車制造商已開始采取措施應對俄烏局勢帶來的挑戰(zhàn)。對于大眾集團來說,芯片和線束供應不足是制約其3月生產(chǎn)的兩大因素。對于芯片短缺,大眾集團首席財務官Arno Antlitz表示,雖然供應瓶頸可能會在今年年底開始出現(xiàn)緩解跡象,明年芯片產(chǎn)量將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但這仍然不足以滿足市場對芯片的較高需求,“結構性供應不足可能要等到2024年才會得到解決。”因此,大眾可能會延續(xù)去年的策略,將芯片優(yōu)先用于高利潤和暢銷車型,以保證集團的盈利。
Antlitz還表示,除了芯片供應問題之外,線束供應不足也影響了汽車的產(chǎn)量。烏克蘭是全球最主要的線束生產(chǎn)地,受俄烏局勢影響,來自該國的線束供應出現(xiàn)了問題。Antlitz透露,大眾正在建立新的供應關系,從來自其他國家的供應商那里采購這種零部件。
大眾集團已與其線束供應商住友電工和萊尼(Leoni)商討轉移烏克蘭線束生產(chǎn)、提高其他地區(qū)線束產(chǎn)量等相關事宜。3月底,住友電工表示,考慮到即使俄烏之間的緊張局勢結束,住友電工恢復烏克蘭生產(chǎn)的可能性也很低,再加上地緣政治上的風險,該公司決定全面整頓供應鏈,而不是采取權宜措施。但是,由于每種車型線束連接器的設計和類型都不同,而且培訓工人制作不同的連接器也需要時間,因此,轉移生產(chǎn)非常困難。住友電工預計轉移生產(chǎn)的成本將超過100億日元(約5.3億元),但其客戶大眾可能會承擔部分轉移成本。
據(jù)悉,住友電工烏克蘭工廠有大約6,000名員工,占其歐洲工廠產(chǎn)量的10%左右,為大眾Golf等車型提供線束。但該廠已于2月底暫停生產(chǎn),但住友電工表示將在羅馬尼亞和摩洛哥的工廠增加生產(chǎn)線,彌補損失的線束產(chǎn)量。
管理咨詢公司艾睿鉑(AlixPartners)汽車業(yè)務全球聯(lián)合負責人Mark Wakefield也曾表示,“俄烏局勢可能會讓歐洲出現(xiàn)新的趨勢,即車企在離車輛生產(chǎn)地更近的地方采購零部件。”例如,現(xiàn)在德國裝配線上使用的是烏克蘭生產(chǎn)的線束等零部件,未來德國車企可能會在離德國更近的低工資國家生產(chǎn)這些零部件,因為這些國家離俄羅斯較遠。Wakefield說道:“這種趨勢此前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俄烏局勢只是加速了這種趨勢的發(fā)展。”
而與此同時,俄羅斯也是汽車制造商的重要原材料(包括鈀、鉑、鋁、生鐵和鎳等重要金屬)頂級供應方。最近幾周,許多原材料的價格因為俄烏局勢而大幅上漲,而業(yè)界開始擔心車企是否能夠從其他國家獲得足夠的原材料。Wakefield表示,汽車制造商和供應商需要在其供應鏈中“獲得更大的透明度”,這一點非常重要。他說道:“所有參與者都必須要更好地去了解所有原材料的供應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