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日報10月30日報道:國際銅期貨即將在上期能源上市,中國期貨市場國際化品種再迎新生力量。國際銅期貨上市后,將和滬銅以“雙合約”的模式實現中國銅期貨的國際化進程,為銅的全球貿易提供流動性及規避價格波動風險的工具,更好地服務國內外眾多產業鏈企業和投資者。
國際銅期貨是全球銅市場的有效補充,具體可滿足企業三方面的需求:一是促進產業鏈企業參與國際市場,尋找優勢價格進行套期保值;二是增加企業套利路徑,促進期貨流和現貨流緊密結合;三是優化套期保值效果,實現套期保值精細化操作。
參與國際市場? 尋找優勢價格進行套期保值
銅市場較為透明,電解銅貿易以升貼水定價,冶煉和加工企業以加工費定價,這就需要流動性充足的期貨市場作為企業銅購銷的基準價格。國際銅期貨的推出,既是銅行業發展的客觀需要,也是期貨市場服務銅企業、提供國際化風險管理工具的舉措。
國際銅期貨在合約設計框架、企業參與方式、交易結算、風險管理等方面與國際接軌,打通了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的壁壘,實現了滬銅、國際銅和倫銅價格的聯動。貿易企業、產業鏈企業和海外企業可以選擇最優勢的價格進行套期保值,規避價格波動風險。例如,某冶煉廠從海外購買一批銅精礦,該企業可以在LME市場點價后,選擇在滬銅或國際銅市場進行賣出套期保值。如果此時國際銅進口到國內有較大虧損,也就是說國際銅價格相對偏高,那么選擇賣出國際銅期貨保值更具有價格優勢。隨著內外盤價差回歸,賣出套期保值頭寸可以為企業帶來額外盈利,增強企業的盈利能力。
增加套利路徑? 促進期貨流和現貨流緊密結合
國際銅期貨打通了國內外市場,提供了保稅銅交易場所,增加INE和LME、INE和SHFE的套利機會,吸引套利者參與國際銅期貨交易。
一方面,國際銅期貨上市改變了傳統的保稅區銅貿易模式,為期望參加保稅區銅交易的投資者和貿易商提供了交易場所。例如,某貿易商原本計劃參與保稅區銅交易,但尚未找到交易的對手方,或者找到的對手方交易成本較高。然而,如果該貿易商參與國際銅期貨交易就不用擔心找不到對手方,并且如果需要實物電解銅,可以等到國際銅期貨合約到期后再進行交割。此外,國際銅期貨市場多空雙方參與度較高,期貨價格能夠反映市場的合理價格,企業也不用擔心購買的銅價格偏高。
另一方面,國際銅期貨合約還為市場提供便利的套利工具,尤其是當無風險套利機會出現時,國際銅期貨的市場參與度將明顯上升。例如,今年上半年疫情影響全球物流,中國銅進口持續受限,導致銅進出口最高出現500元/噸的盈利。基于未來物流終將恢復的預期,投資者可進行內外正套,這里的內外正套屬于無風險套利,如果進口盈利繼續擴大,企業可選擇國際銅期貨交割,然后清關進入國內銷售,賺取500元/噸的利潤(不計貨物轉移成本);如果進口盈利回落至零以下,企業可選擇期貨市場銅合約平倉,賺取超過500元/噸的利潤。
優化套保效果? 有效實現套期保值的精細化
套期保值的原則是交易方向相反、商品種類相同、商品數量相等,以及月份相同或相近等。滬銅交易的是含稅合約,而國際銅期貨交易的是不含稅合約,與倫銅合約相同。企業選擇在滬銅上進行套期保值時,需要扣除增值稅的部分,但選擇國際銅期貨交易則不需要考慮這個問題,更能實現套期保值商品數量相等的原則。
假設某貿易商進口電解銅500噸,選擇滬銅賣出套期保值的數量是89手(500÷1.13÷5≈89),而理論的保值數量88.5手(500÷1.13÷5=88.5),表明此賣出套保存在2.5噸的風險敞口,無法實現完全的套期保值。然而,選擇國際銅期貨進行套期保值則可以賣出100手(500÷5=100),不存在風險敞口,很好地避免了價格波動風險,實現了精細化的套期保值操作。
總體來看,國際銅期貨上市將為全球銅交易注入新動力,提高企業風險規避能力,為企業穩健經營保駕護航。同時,國際銅期貨豐富了現有的套利框架體系,為投資者提供了新的套利市場,有助于提升投資者的獲利能力。我們相信,隨著國際銅期貨交易活躍度不斷上升,中國銅的定價能力和市場影響力也會不斷增強,進而能更好地服務國內外銅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