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國內外汽車行業有哪些大事件發生?
美國允許供應商向華為出售汽車芯片
據外媒報道,兩名知情人士透露,美國官員已經批準了華為為其不斷增長的汽車零部件業務購買芯片的許可證申請。
具體來看,熟悉許可證申請流程的人士稱,美國近期已批準相關供應商向華為出售用于視頻屏幕和傳感器等汽車零部件的芯片。一位了解許可證審批情況的人士表示,美國政府正在為可能具有5G功能的其他部件的汽車芯片發放許可。
圖片來源:路透社
針對此,美國商務部一位發言人表示,政府將繼續實施此前的政策,“限制華為獲取可能損害美國國家安全和外交政策利益的商品、軟件或技術”。華為發言人拒絕對許可證置評,但表示,“我們將自己定位為智能聯網汽車的新零部件供應商,我們的目標是幫助汽車制造商們制造更好的汽車。”
蓋世點評:如果此次美國當真允許華為采購汽車芯片,無疑將給華為一個喘息的機會,不僅如此,這對于華為接下來智能汽車業務的推進也將是重磅利好。
芯片短缺,臺積電將再次漲價20%!
8月25日,臺積電向客戶表示,其計劃將芯片價格上調至多20%,這將是該公司有史以來幅度最大的一次調價。據相關媒體報道,臺積電此次漲價的幅度和持續時間等因客戶而異,對于已經收到通知的一些公司來說,漲價立即生效。臺積電這一舉措可能會影響?CPU、GPU、SoC和控制器等產品的定價。
圖片來源:臺積電
該公司拒絕就芯片價格上漲置評。據悉,在截至今年6月的財季,臺積電仍保持36%的高凈利潤率。不過臺積電高管團隊一名成員表示,“在美國和日本制造芯片的成本將非常高。”臺積電目前正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建設一座先進的半導體工廠,并考慮在熊本開設其第一家日本芯片工廠。
蓋世點評:全球缺芯持續,為保證盈利能力而上調芯片價格的企業,并非臺積電一家,這可以理解,不過在此環境下,行業還應警惕惡意炒芯,避免對芯片產業有序發展產生不利影響。
全球汽車產量上周因缺芯再減產近50萬輛
據外媒報道,隨著疫情持續蔓延和芯片產能緊縮,豐田公司上周宣布減產,導致全球汽車減產數量大幅上升。根據AutoForecast Solutions(以下簡稱AFS)最新數據,截至8月22日,全球汽車累計減產量達644.2萬輛,比前一周增加了約48.2萬輛。
根據AFS以往發布的數據,截至8月8日,全球汽車累計減產量為585.3萬輛;截至8月15日,全球汽車累計減產量為596萬輛,比上一期增加了10.7萬輛。AFS預計,未來全球汽車減產量將有可能攀升至765.1萬輛。
蓋世點評:缺芯危機引發的多米諾骨牌效應下,芯片漲價固然讓人憂心,但比漲價更可怕的是,即便有錢也難買到芯片,最終只能不斷減產苦苦支撐。
豐田供應商:芯片危機將持續到2022年
據外媒報道,日本羅姆半導體公司近日表示,到2022年,用于汽車和工業機械的重要半導體可能仍將供應不足,全球芯片危機會進一步加劇。
羅姆的客戶有豐田汽車、福特汽車和本田汽車等。羅姆首席執行官Isao Matsumoto表示,關鍵材料和生產線的嚴重短缺阻礙了其發展。“2020年9月以來,我們所有的生產設施一直在滿負荷運轉,但客戶的訂單實在是太多了,我不認為我們能在明年完成所有積壓的訂單。”
羅姆與英飛凌等半導體公司提醒汽車制造商,供應鏈危機的持續時間會比預期更長。Delta變體導致的新冠疫情蔓延,使日本到東南亞恢復正常運營變得更加困難,芯片交付周期已經超過20周。
蓋世點評:對于芯片危機究竟會持續多久,目前業內的看法尚不統一,但可以肯定的是,至少在今年缺芯將繼續阻礙行業的正常運轉。
斥資2810億韓元,浦項化學將在中國新建兩電池材料廠
據外媒報道,8月25日,韓國浦項化學公司(Posco Chemical,浦項集團子公司)稱,其將斥資2,810億韓元在中國建造兩個電池材料廠,這是其電動汽車電池業務的首個海外生產基地。
圖片來源:浦項化學
據悉,浦項化學計劃建造一個年產3萬噸的陰極材料工廠和一個前驅體材料工廠,這兩個工廠將會擴大該公司在中國桐鄉市現有的電池材料生產基地的規模。這個基地建于2019年8月由韓國鋼鐵制造商浦項制鐵和其在中國的合作伙伴華友鈷業共同運營。
該公司表示,一旦在2023年建成工廠,它們將把鋼鐵制造商浦項制鐵在中國的陰極和前驅體材料的年產量提高到35,000噸,足以為39萬輛電動汽車(安裝60千瓦時電池組)提供動力。
蓋世點評:新能源汽車需求快速增長,國內電池材料廠商為此大肆擴產,在這一背景之下,中國業務占比較高的浦項化學布局自然要加緊布局,以繼續分食這塊大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