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22年的新能源乘用車市場滲透率有望突破20%,在2021年新能源乘用車1.5倍超高速增長后,2022年將回歸高速增長期。”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 崔東樹如是認為。
在他的預期中,今年中國新能源乘用車爆發增長,9月新能源車滲透率突破20%,全年新能源車滲透率有望突破15%。而這其中,新能源乘用車的暴增與新能源客車的萎縮形成鮮明對比,這也是新能源車市場化的良好發展結果。
2015年至今我國新能源乘用車批發數據(圖片來源:崔東樹公眾號)
崔東樹認為,連續兩年的低迷車市為2021年奠定高增長基礎,從基數看,今年后期仍將持續較高增長。數據顯示,今年個別月份新能源乘用車銷量滲透率高漲,接近20%,基于此或將有望在年底超過20%。面向2022年,若微型純電動車銷量仍能保持較高增速,疊加自主車企PHEV扎堆上市,或進一步推動整體新能源乘用車銷量滲透率提升,有望提前達成我國新能源中長期戰略目標。
除源于對新能源車型產品的市場表現信心外,崔東樹進一步分析指出,當前我國政策、產品、產業形態等都對新能源市場發展有利,結合上海插電式混動車型綠牌退出政策,將持續推進市場化進程。各新能源車企及新勢力車企發展勢頭強勁,在我國雙積分壓力背景下,接下來各大傳統車企必定將增加新能源產品的比例。
此外,他表示,現階段純電動車在城市中日常使用基本不成問題,老舊小區改造、新小區充電樁手續簡化優化等措施也將提升新能源汽車配套設施服務完善,近年來我國新能源乘用車增速快速提升也正反映出用戶對于新能源概念的逐步接受。伴隨我國充電樁等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部分廠家也已相繼推出免費的充電政策,對比油車而言,新能源汽車在后期費用上也將更具優勢,從而吸引更多消費者的選擇。
不過,崔東樹也備注闡明,對于2022年我國新能源乘用車銷量滲透率的預測前提暫未考慮疫情反復、資源緊缺等不可預測的客觀因素。
撇開當前國內多點爆發的疫情可能對車市的影響不談,單看我國汽車產業現下所面臨的困境。10月下旬,一份關于比亞迪電池價格上調20%的聯絡函在業內被迅速傳開,隔天,在繼理想ONE之后,小鵬汽車亦推出了“先交付后補裝雷達”的新交付方案,以此應對日漸嚴峻的缺芯困境。而這些亦不過是2021年汽車產業重重危機中的一個縮影。
中汽協方面指出,在國家能耗雙控的同時,受煤炭供應短缺、煤電價格倒掛等影響,9月份全國大范圍實施有序用電導致企業生產受到影響,疊加大宗商品價格總體高位運行、國際物流成本較高等因素,制造業供需兩端有所放緩。同時,受芯片供應持續短缺的影響,汽車行業的運行壓力仍然很大。
面向第四季度汽車產業發展,中汽協副總工程師許海東認為,按照歷史經驗,四季度終端車市銷量會明顯高于前三季度,但在芯片供應緊張的情況下,企業未來的生產壓力仍然很大。
在此大背景下,廣汽埃安副總經理席忠民在談到今年供應鏈采購時感嘆,“今年對所有主機廠來說是一個巨大考驗,我們也在想各種辦法應對。但今年能不能扛過這一波,保證整車價格不往上漲,現在還不能預測。”
要知道,伴隨汽車產業鏈上游供應緊張,終端車市供不應求,多數優惠幅度已明顯縮窄,若最后優惠取消且整車售價也徹底“崩不住了”,屆時我國車市將何去何從,能否持續保持當前市場增速恐難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