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推動下,我國供應鏈金融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一直以來,應收賬款高企現象較為嚴重,票據支付、結算、融資等功能具有化解該問題的先天優勢。本文以銅產業鏈作為研究對象,圍繞我國銅產業鏈概況、銅產業供應鏈融資情況、票據在銅行業供應鏈金融的運用模式、防范供應鏈融資風險的對策建議等方面進行分析,并著重探索商業匯票支持供應鏈發展途徑。
表1 2020年12月中國精煉銅產量統計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從分布情況來看,我國銅材的生產主要集中在江西、江蘇、浙江、廣東、安徽五省。2020年,五省銅材產量分別占比18.78%、16.21%、12.50%、12.03%和12.02%,占全國總產量比重達到了71.54%。其中,江西是我國最大的銅冶煉、銅加工基地,也是重要的銅消費區。
數據來源:Choice數據庫
從價格情況來看,2020年LME三個月期銅價年均為6186.87美元/噸,同比上升2.83%。受新冠疫情的影響,物流和供應鏈受阻,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增加,2020年第一季度,銅價大幅下跌。
隨著國內疫情逐步穩定受控、企業復產復工。與此同時,伴隨著多數國家低利率、穩增長、促消費政策的出臺,全球經濟逐步復蘇,支撐銅價走出低谷,逐漸回歸正常價格的走勢。
數據來源:Choice數據庫
數據來源:Choice數據庫
從進出口貿易情況來看,2011-2019年來,我國銅材一直呈現貿易逆差狀態。2011年凈進口額達到了3302.47百萬美元,之后有所下降,出口額則較為穩定。2019年銅材出口金額4114.95百萬美元,進口金額為5482.15百萬美元,凈進口額為1367.20百萬美元。
此外,我國銅礦砂及其精礦對外依存度持續加大,2019年銅礦砂及其精礦進口金額達到33908.94百萬美元,較2011年增長118.51%。
數據來源:Choice數據庫
表2 2011-2019年銅礦砂及其精礦、未鍛造銅及銅合金進出口情況統計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從上市公司營業收入情況來看,根據A股銅行業相關上市公司已披露的財報數據,2019年19家上市公司的總營業收入達7102.12億元。
其中,以絕對優勢占領銅行業龍頭的江西銅業營業收入2403.6億元,占19家公司總收入的三分之一,銅陵有色和洛陽鉬業分別以929.51億元和686.77億元位列第二、三位。
數據來源:根據各上市公司年報、季報整理
凈利潤方面,江西銅業歸屬母公司凈利潤為24.66億元,位列銅行業19家上市公司凈利潤榜單第一。西部資源和*ST夢舟兩家公司出現虧損,*ST夢舟虧損金額高達11.32億元。
數據來源:根據各上市公司年報、季報整理
2020年初新冠疫情對銅行業企業的生產經營產生造成了一定影響,銅金屬價格跌幅較大,近半銅行業上市公司一季度營業收入和凈利潤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
江西銅業的營收規模和凈利潤依然占據榜單第一,2020年一季度營業收入為562.06億元,同比上漲15.04%。洛陽鉬業的營業收入同比倍數增長,主要原因是2019年7月該公司完成對原路易達孚集團旗下全球第三大金屬貿易商IXM 100%股權的收購。
云南銅業2020年一季度營業收入同比增長52.15%,該公司報告期內銅精礦產量增加,主產品產銷量增長。同時,公司持續加強經營管理,有效控制成本,帶來了主營業務盈利能力的提升。
表3 2020年一季度銅行業19家A股上市公司營業收入及凈利潤
(二)我國銅產業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方面,我國銅精礦資源短缺,對外依存度高。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銅儲量2600萬噸,僅占世界儲蓄量的3.13%。銅礦資源可采儲量持續下降,相關研究表明,在現有技術經濟條件下,國內能開采出來的銅礦僅有3500萬噸,且大多位于青藏高原等生態脆弱區(柳群義,2020)。而中國又是銅資源消費大國,銅精礦進口量持續增長,對外依存度不斷加大,加深了銅資源出口方對我國銅加工產品定價的影響程度。
另一方面,我國銅冶煉產能利用率不高,產能過剩加劇。2019年我國精煉銅產能已達1259萬噸/年,然而2019年精煉銅產量為978.4萬噸,產能利用率僅為77.7%。
銅產業集中度較低,高精銅產品匱乏。當前,中國經濟仍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發展必然帶來銅需求的增長。銅消費量持續增長的同時,銅產業迅速發展擴張,這種無序增長和盲目擴張導致了銅產業相關企業集中度底下的問題。銅產業結構整體呈現出規模小、分布散、發展混亂的特點,集中度底下使得國內許多銅加工企業處于初級水平,產品存在同質化問題,銅產業競爭激烈,利潤空間小。
此外,銅企業獲得銀行信貸支持的門檻較高,很多銅企業尤其是中小銅企業獲取信貸資金困難,而技術研發需要投入大量資源,且存在較大的研發風險,導致銅加工企業擱置研發進程,采用壓低價格的方式競爭,導致惡性循環,國內高精銅產品匱乏。
環保政策力度加強,銅企業環保風險加大。銅冶煉是高耗能、高排放產業,每噸精煉銅的生產需要消耗約1噸標煤和5 至10噸水資源,同時,在冶煉過程中,將產生的大量廢酸、廢堿、重金屬和尾礦等副產品,若不能妥當處理,將帶來嚴重的資源浪費和污染,帶來生態環境的負外部性,存在環保風險。
有色金屬行業對生態環境的負面影響突出,社會關注度較高,隨著國家環保督查范圍擴展、力度加大,銅行業作為重點防控行業之一,面臨的環境治理壓力越來越大。環保稅的實施一定程度上促使著銅企業進行環保改造,而環保改造不到位的企業將面臨變遷或關閉的風險,此外,環保治理投入較大,將增加企業的生產成本,導致企業市場競爭力的下降。
(三)我國銅產業的發展方向
在充分認識我國銅行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的基礎上,應從“去產能”、“促創新”、“補短板”幾個方面推動銅供給側改革。
加大銅產業集中化程度,控制新增產能。我國銅冶煉產能利用率不高,急需解決銅工業產能過剩問題,推動銅供給側改革,關鍵在于調整“小”、“散”、“亂”的銅產業整體結構,控制銅企業無序擴張、重復建設,促進產能優勝劣汰,積極推動銅產業集中化發展、合理化布局,沿著銅供給側改革方向前進。
促進產品研發創新,迎合新興市場需求。當前銅企業普遍滿足于初級產品的生產,通過壓價競爭,不利于推動銅產業高質量發展。
轉變銅產業現狀,需要國家政策的引導、銀行信貸支持門檻的降低、融資渠道的拓寬,來推進銅企業積極加大研發投入,改變銅產品同質化現象,提升銅企業的經濟效益,拓展企業生存空間。
新興市場中,我國新能源汽車領域發展迅猛,是未來銅消費的重要增長點。相關研究表明,新能源汽車的用銅量(約90KG/輛)較傳統汽車(約20KG/輛)大幅提升,根據平均用銅量75KG/輛測算,新能源汽車年度貢獻銅消費增量約為7-8萬噸量級,增速遠高于精銅消費整體增速(《2019年全球及中國銅供需現狀分析及預測》)。銅企業應抓住機遇,加大銅產品在新興領域的創新研發和生產,進一步推動銅供給側改革。
維護資源安全,發展循環經濟,推進綠色生產。我國銅需求持續增長,且國內銅精礦資源短缺,自給率不足30%,供需嚴重失衡,對外依存度較高。銅資源過度依賴進口,不利于維護我國資源安全,同時也限制了我國銅加工產品定價的自主性。
因此,需進一步加強國內銅資源的勘察開發力度,同時,促進傳統銅產業向高質量再生銅產業轉型發展。此外,面對生態環境負外部性的問題,應加強生產技術和污染治理技術,努力實現資源投入最小化和成品產出最大化并存。
進一步建立更加完整的銅產業鏈,整合上下游企業,對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料進行合理回收再利用,加強資源內部循環,提高資源利用率,最大程度減少銅產業鏈各環節的環境污染,緩解銅工業生態環境負外部性問題,推進綠色生產,發展循環經濟。
銅產品的生產過程分為銅礦采選、銅冶煉、銅材加工三個環節,根據銅產品生產環節對銅產業鏈進行劃分,可分為上游的銅礦山企業、中游的銅冶煉企業和下游的銅材加工企業。
上游是銅產業發展的源頭,主要是銅礦石的勘探、采礦和分選,銅礦資源的稀缺會制約銅產業的發展;
相比于傳統信貸融資模式,供應鏈金融具有緊密聯系貨物交易、資金需求明確、階段性變化等特點,能夠有針對性的為產業鏈上不同節點企業提供相應的融資服務。對應于銅產業鏈企業交易的不同節點,銅產業供應鏈金融主要涉及存貨采購、存貨保管和銷售回款三個階段。
存貨采購階段。存貨采購階段的融資需求主要來源于下游采購商和經銷商。銅產業鏈中,存貨采購是企業生產和銷售的基礎,作為采購方,下游經銷商相對處于弱勢地位,采購過程中需要支付預付款或全部款項才能獲取貨物,進而進行銷售。當下游中小企業在訂單采購階段出現資金缺口時,產生為未來存貨融資的資金需求,可通過申請融資來緩解預付款壓力。
圖8 存貨采購階段融資需求
存貨保管階段。銅企業從完成生產到產品銷售、從完成采購到產品分銷之間都存在一定的時間差,在途、待銷的銅產品便處于存貨保管階段。這個階段中會產生大量的庫存資金占用成本,因而存貨的擁有者產生加快庫存占用資金周轉的融資需求,通過存貨質押授信融通資金。
圖9 存貨保管階段融資需求
銷售回款階段。銅產業鏈的上游是銅精礦供應商,銅應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銅資源的消費需求持續上升,供應商銷售銅精礦至等待回款的過程是銅供應鏈金融的銷售回款階段。銅供應商為了加快銷售回款,通過質押或出售應收賬款進行融資。
圖10 銷售回款階段融資需求
通過商業銀行提供的優質供應鏈金融服務,核心企業有利于穩固上游供應商、支持下游經銷商,加強自身在銅行業中的核心競爭力。基于擔保物類型的不同,根據銅產業供應鏈階段的劃分,可將銅供應鏈金融模式分別是預付款融資、庫存融資和應收賬款融資。
預付款融資。預付款融資是對應于存貨采購階段的供應鏈金融業務模式,是建立在真實貿易背景的基礎上對“未來存貨”的融資。
“先款/票后貨授信”為銅供應鏈金融模式中的典型業務:采購方(經銷商)向銀行等金融機構繳納一定比例的保證金后,銀行基于供應商(通常為核心企業)的附加回購承諾向供應商支付全額預付貨款或票據,供應商按照采購合同中約定條款發貨至銀行指定的第三方物流倉儲企業,貨物到達后設定抵質押作為銀行授信擔保,采購方按照約定將銷售款項存入銀行后,銀行向物流倉儲企業根據銀行指令向采購方發出相應金額的貨物。
通過預付款融資,下游經銷商可以依托真實的貿易背景和核心企業的支持進行融資,緩解一次性繳納大額預付貨款帶來的資金壓力;核心企業也可因此減少應收賬款,改善財務報表。
圖11 先款/票后貨授信流程
庫存融資。庫存融資是對應于存貨保管階段的供應鏈金融業務模式,也稱作存貨融資。供應鏈金融中的庫存融資模式包括靜態抵質押授信、動態抵質押授信和倉單質押授信三種形式。
銅企業具有庫存穩定、貨物品類一致、抵質押物價值易估等特點,相較來說,動態抵質押授信更適用于銅產業鏈。動態抵質押授信基于銀行、融資方和倉庫三方之間簽訂的《倉儲監管協議》,存貨擁有者將存貨作為質押物交付至第三方物流倉儲企業,銀行為資金需求方提供授信并設定質押商品價值的最低限額,融資企業按照協議約定向銀行追加保證金或以貨易貨,隨后倉庫根據銀行指令后放貨。
圖12 動態抵質押授信流程
應收賬款融資。銅行業核心企業與上游供應商之間簽訂《采購協議》,進而形成了應收賬款。上游供應商將應收賬款債權轉讓或質押給銀行申請融資,銀行和供應商通知核心企業并得到確認后,銀行向供應商授信放款,核心企業根據約定到期支付貨款。
圖13 應收賬款保理/質押流程
圖14 商業匯票介入銅產業鏈的融資模式——上中游
圖15 商業匯票介入銅產業鏈的融資模式——中下游
圖16 商業匯票介入銅產業鏈的融資模式——核心企業1
除票據池業務外,商業銀行還可以選擇引入擔保公司模式介入銅產業鏈核心企業。基于商業銀行對擔保公司的授信額度,擔保公司可對銅產業鏈的核心企業進行主動授信,進行白名單管理,由精煉銅企業對外簽發商票支付,上游企業收到核心企業承兌的商票,可以背書支付,也可選擇與擔保公司簽訂擔保協議,由擔保公司對商票進行背書保證,完成保證動作后,可向商業銀行申請商票融資,商業銀行基于擔保公司授信及其出具的擔保函,對上游企業放款。
此種融資模式,對于核心企業而言,將應付賬款轉為商票支付,零融資成本,優化資產負債表,穩定產業鏈上游企業,保障了企業供應商穩定;對于上游供應商而言,相比應收賬款,持有核心企業簽發的商票可繼續進行支付,或到商業銀行進行便捷再融資,融資過程無需擔保或抵押,大大降低企業融資難度與融資成本,提高產業鏈上游企業資金周轉率。
圖17 商業匯票介入銅產業鏈的融資模式——核心企業2
定向追蹤資金使用情況。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企業在獲得融資款項后可能會轉變資金用途以獲取高額回報。因此,在和同業集團進行合作時,金融機構應該充以融資企業實際業務規模和真實交易合同為基礎,確定其貸款額度,避免過度授信。
提高供應鏈企業信息化共享水平。信息的不對稱性是信用風險產生的重要原因。銅業集團在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時應建立起一個良好的信息共享平臺,加強信息傳遞效率,以此減少信息不對稱性,降低“逆向選擇”的發生,降低金融機構監督成本。
建立嚴格的獎懲機制。在對供應鏈融資過程嚴格把控的基礎上,可以考慮建立獎懲機制,通過對不良信息進行披露,可以規范各信用主體履約行為,降低信用風險發生的概率。(照說供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