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內瓦大學的一項新研究發現,斑巖銅礦主要是通過類似于導致大型火山噴發的機制產生的。
在《通信地球與環境》雜志上發表的一篇論文中,這一發現背后的科學家表示,在銅資源日益減少的時候,他們的發現為開發尋找新礦床的工具開辟了新途徑。
為了得出他們的結論,專家們依靠礦業公司提供的數據和數據,以及眾多研究人員在現場和實驗室收集的數據和數據——結合巖石學和地球化學模型。
了解銅是如何形成的
銅來自熱流體,主要由水組成,由冷卻的巖漿釋放。這些巖漿,也是噴發的基礎,來自地核和地殼之間的中間層,即地幔,然后上升到地球表面,形成“巖漿房”。這個房間的深度一般在 5 公里到 15 公里之間。
該研究的第一作者馬西莫·基亞拉迪亞(Massimo Chiaradia)在媒體上說:“如果向這個儲層注入巖漿的體積和速度非常大,那么在火山噴發期間,大量流體可能會隨著巖漿一起災難性地排放到大氣中。”陳述。
失敗的噴發在斑巖銅礦床的形成中發揮了作用_1
(a) 與斑巖銅礦床相關的跨地殼巖漿系統。(b) 與大型噴發相關的跨地殼巖漿系統。(來自 Communications Earth & Environment 的圖片)。
但根據 Chiaradia 的說法,這些流體也可以在地表下以更安靜的方式發展,并在 1 公里至 6 公里的深度形成斑巖銅礦床。
然而,這種現象并不常見,這部分解釋了銅礦床的稀有性。
“銅礦床的形成需要數萬年到數十萬年,而火山噴發更為頻繁,”該論文的第二作者盧卡·卡里奇 (Luca Caricchi) 說。“一次失敗的噴發取決于幾個參數的組合:巖漿注入的速度、冷卻的速度以及圍繞巖漿房的地殼的硬度?!?/p>
另一方面,后者必須靈活地吸收新來的巖漿施加的壓力,從而不會發生噴發。
在 Caricchi 和 Chiaradia 看來,發現大型火山噴發與沉積物之間的相似性,將有可能利用火山學家獲得的大量知識來推進當前對斑巖沉積物形成的認識。
“下一步將是建立一個模型,該模型將幫助我們盡可能準確地量化總銅含量,從而量化潛在可開采礦床的質量,”Chiaradia 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