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一季度,全球汽車產量同比下降4.5%。第二季度,全球汽車產量繼續疲軟,大致與去年同期持平(2021年第二季度半導體短缺在汽車產量上的影響首次顯露)。上半年全球汽車產量的下降,對汽車零部件企業的業績產生了直接影響。
頭頂重重大山,零部件巨頭業績承壓
今年上半年,國際零部件企業們所處的環境非常具有挑戰性。全球汽車產量繼續受到不穩定生產活動的沖擊,主要影響因素包括半導體短缺、俄烏局勢升級造成的OEM項目波動和供應鏈中斷、通脹上升,以及中國部分地區在4月和5月因新冠疫情而采取的封控政策。
在此背景下,零部件企業們艱難創收。蓋世汽車整理了21家國際主流零部件企業上半年的財報,大部分企業均成功實現了銷售額的上漲,但六成以上都是增收不增利,其中有5家甚至出現凈虧損。就具體數額來看,采埃孚營收位列榜首,達215億美元,領先麥格納國際和大陸集團逾25億美元;但凈利潤領先的卻不是傳統的零部件巨頭,而是安森美。
憑借敏銳的商業嗅覺,安森美抓住了汽車功能電子化、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能源基礎設施和工廠自動化等加速發展的大趨勢并保持了領先地位,突顯了該公司持續脫胎換骨的業務實力和產品價值。在過去18個月中,安森美實施的結構性改革減少了財務波動,使該公司在各類環境中更具韌性和靈活性。
相比之下,傳統的零部件巨頭們因體量更大、業務足跡更廣而受外界不利因素桎梏更深。因俄烏局勢的升級,諸多在俄羅斯有業務布局的巨頭均因西方國家的制裁遭受一定的損失,例如大陸集團因此減損了約?7500 萬歐元的資產;麥格納在俄羅斯經營著6家工廠,雇傭了2500名員工,但因俄羅斯業務基本處于閑置狀態,帶來了一筆3.76億美元的一次性減值支出。佛瑞亞也已停止在俄羅斯大部分工廠的活動,并在上半年記錄了與此相關的一次性成本,約為8,700萬歐元。
除此之外,零部件巨頭們受通脹上升的影響也更明顯,通貨膨脹導致勞動力、能源、運輸和原材料等運營成本均有所提高。上半年,佛瑞亞公布了通貨膨脹帶來的約1億歐元的凈影響;原材料、貨運和公用事業的通貨膨脹則拖累美國車橋的利潤下降了1200萬美元;德納也將其利潤下滑主要歸咎于通貨膨脹;大陸透露,在某些情況下,標準海外運輸的運費比前幾年高出八倍。
與此同時,中國部分地區4月和5月份爆發的疫情更是給了一些零部件企業重重一擊。電裝原本預計第二季度車企的產量將比此前的計劃低5%,但是在上海的疫情封鎖后,二季度最終產量比原計劃低了22%,這一定程度上導致電裝二季度凈利下滑42%;舍弗勒透露,其所有部門都在第二季度受到中國疫情的影響,盡管影響程度有所不同。這些不利因素就猶如一座座大山,壓在零部件企業們的身上,使他們只能負重前行。
零部件企業轉型成效初顯,電氣化業務成增長引擎
零部件企業們公布的上半年財報中,不只有種種辛酸,也有亮點可尋,從安森美、緯湃科技偉世通和安波福等企業的業績表現上可窺見一二。
安森美和緯湃科技等是上半年為數不多的實現凈利潤上漲的車企,如上文所說,安森美抓住了汽車功能電子化等勢頭,并進行業務轉型,進而收獲了創紀錄的業績,第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長25%,毛利率增長1,130個基點至49.7%。作為一家因電氣化而生的科技公司,緯湃科技業績表現也超過市場預期,新增訂單增長勢頭強勁,二季度新增訂單37億歐元,其中30億歐元均來自電氣化相關領域。
偉世通二季度和上半年的營收和凈利潤均實現大幅上漲,其中凈利潤漲幅甚至高達三位數。該公司透露,今年上半年來自新業務的營收為31億美元,其中超過一半的新業務項目來自電動車型。安波福第二季度收獲了140億美元的預訂單,創歷史新高,營收高于市場8個百分點,安波福將此歸功于其強大的競爭優勢,即為客戶提供的戰略價值在不斷增加,以有助于他們對快速增長的汽車電氣化進行的業務轉型。
電氣化不僅幫助上述零部件企業嶄露頭角,也逐漸成為傳統的零部件巨頭們的增長引擎。上半年,采埃孚電驅動技術事業部的銷售額增長了12%,其電驅動領域的新訂單尤為亮眼,公司在2030年前需要交付的乘用車及商用車電驅動領域的訂單量高達230億歐元。法雷奧在上半年獲得的訂單價值約為131億歐元,其中法雷奧西門子eAutomotive獲得的訂單價值約為29億歐元。舍弗勒上半年汽車技術訂單價值66億歐元,其中來自E-Mobility的訂單就達32億歐元。德納上半年電動汽車產品銷售額增長了5,900萬美元,德納首席執行官James Kamsickas曾在4月份表示,電動汽車產品的銷售額將成為該公司的重中之重。
以上可以看出,零部件企業們的電氣化戰略取得了不錯的成效。不過,向電動汽車轉變并非可以一蹴而就,未來零部件企業們需要繼續加速向電動汽車過渡,并繼續側重于能夠可持續地推動未來長期增長和盈利能力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