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動化、智能化浪潮之下,汽車行業越來越“卷”。本土企業奮力突圍,外資企業也不甘停留在過去的“功勞簿“上,紛紛開啟新的布局。我們看到,近年來,不少外資公司在中國設立了設計中心、技術開發中心,甚至將全球研發中心放在中國,逐步從“中國制造”邁向“中國創造”。
今年9月,偉世通宣布亞太最新技術中心落地武漢,大陸集團正式啟用長春技術中心新研發辦公樓。近日,全球知名連接器及傳感器解決方案提供商TE Connectivity(泰科電子,以下簡稱“TE”)亦宣布,正式啟用中國汽車事業部新工程技術中心。該工程中心位于蘇州,聚焦電動化和智能化產品的工程研發。????????????
TE中國汽車事業部新工程技術中心(圖片來源:TE Connectivity)
“TE進入中國超30年,我們見證了中國汽車行業的發展,并在此期間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面對中國車市的快速變化,公司較早開啟本地化研發。新工程技術中心的啟用,是我們深耕本土,更好服務中國市場的承諾。未來,我們將開發出更為前瞻的產品服務于中國客戶,并致力從中國輻射到亞洲乃至全球市場。”?TE亞太汽車事業部高級副總裁兼總經理沈偉明在接受蓋世汽車采訪時表示。
TE亞太汽車事業部高級副總裁兼總經理 沈偉明(圖片來源:TE Connectivity)
■?????中國車市“生變“,僅靠“拿來技術”很難滿足
在沈偉明看來,中國車市近年的變化可以稱得上是天翻地覆,無論是外資還是自主企業,不“卷”不變很難長遠。
首先,中國新能源汽車突飛猛漲,在全球占據半壁江山。中國的銅帶、銅棒、銅線等銅加工企業出售給新能源汽車的銅產品也在逐年增長。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售占全球銷量超50%,而2022年1-9月份,這個比例超過了70%。
其次,智能汽車滲透率不斷提升。2021年,中國乘用車市場中L2級車輛滲透率為23.5%;2022上半年,L2級滲透率增長8.9個百分點,達32.4%。
此外,中國自主車企市場占有率不斷提升。中汽協最新數據顯示,1-10月,中國品牌乘用車共銷售935萬輛,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48.7%,占有率比上年同期提升4.8個百分點。
面對中國車市新的發展格局,疊加中國市場的戰略核心地位,大多外資企業深刻意識到,再靠“拿來技術”已很難滿足市場需求和保持競爭優勢,發展本地化研發勢在必然。
“中國汽車變革太快了,特別是本土車企的正向研發能力不斷增強,智能化、電氣化車型滲透率不斷提升,僅靠國外的技術是很難跟上的。所幸的是,我們在電氣化、智能化產品上較早進行了布局,并在本地研發方面進行了較大投入,這為公司近年業務的快速增長起到非常重要的支撐作用。新工程技術中心的啟用,是我們發力本土方面一次質的變化。”TE中國汽車事業部副總裁兼總經理孫曉光說到。
TE中國汽車事業部副總裁兼總經理 孫曉光(圖片來源:TE Connectivity)
對此,TE全球交通解決方案事業部副總裁兼首席技術官Ralf Klaedtke補充表示:“中國汽車市場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場,電氣化、智能化技術發展迅猛,不少地方是國外工程師意識形態中無法理解的,這需要中國人去充分地理解市場和需求,然后賦能這個市場。”
■?????提升產品國產化率,“人”是關鍵
智能化、電動化作為爆發式增長的新課題,無論是車企還是供應鏈企業,人才儲備上都有一定的欠缺。對于外資企業而言,雖然有品牌影響力,但要打造一支執行力較強的本地化“軍團”并非易事。
據TE中國汽車事業部工程與研發高級總監朱旻杰介紹,中國工程技術中心從2004年開始運營,當時只有20多個人。為快速滿足技術變革需求,自2016年公司開始壯大研發團隊,短短幾年時間中,人員快速擴充到現在的600多人,未來2-3年將會增加到1000人。目前研發產品涵蓋高低壓連接器,端子、繼電器及相關解決方案。
圖片來源:TE Connectivity
當問及如此龐大的工程師團隊如何管理時,朱旻杰以自身舉例,表示自己在TE已經有20余年。之所以會留任這么久,主要原因有三點:一是企業一直以來業務持續攀升,給了員工信心和希望;二是TE非常重視員工自身的成長,愿意給大家提供實現想法的機會,哪怕這種想法有點天馬行空,但會有團隊幫忙評估、把控和協助;三是拼搏不止的“狼性”基因已經滲透進企業文化,在TE很難有惰性,因為周邊的人都在努力,都在思考如何更好的解決問題。
“對于現代工程師而言,平臺價值和自身價值能否持續提升更加被看重。早期,我們本地化獨立研發率只有10%左右,而今通過努力,除了低壓連接器等平臺化技術,諸多創新技術90%以上實現了國產化研發。隨著人數不斷增多,我們的挑戰也越來越大,但團隊凝聚力很強,我們在不斷學習,希望能給客戶創造更多的價值。” 朱旻杰說到。
對于中國工程技術團隊,Ralf Klaedtke 給予了高度評價:?“汽車電動化的發展在中國日新月異,我們在中國也擁有強大的團隊,他們能量滿滿,熱情十足,勇擔重任。除此之外,他們還有三大核心優勢:超快的速度,對成本的控制,以及創新能力。”
■?從立足中國,到輻射全球
隨著本地研發能力的不斷提升,現在不少外資企業進一步提出了“立足中國,輻射全球”的夢想,TE也是如此。
“此前,我們在技術方面一直扮演著‘學生’的角色,開會時也是以旁聽為主。而現在,隨著本地化研發能力的不斷提升,我們部分優秀的工程師成為了‘老師’,他們會被派往海外團隊分享經驗,或參與全球平臺化產品的設計。這是令我們非常自豪的事情,未來我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為全球汽車產業賦能。”沈偉明直言。
據了解,目前TE本地化研發團隊創新的一些產品已經在全球得到推廣,如CSJ高壓連接器系列。據介紹,CSJ高壓連接器系列是TE為滿足新能源汽車發展而開發,實現了從125A到350A電流的全覆蓋。“相對于此前平臺化的產品,我們經過迭代創新后的高壓連接器,性能得到較大提升,成本得以下降,開發周期也更短。這是其能走向全球的原因所在。”朱旻杰解釋到。
第二代國標直流汽車充電插座是TE中國本地開發,賦能全球的另一個杰作。該產品內置高精度、高響應速度傳感器,可實現更精準安全的溫度監控。同時,可耐受電壓3000VAC,并具有高等級的密封性、防水性及耐腐蝕性等。TE中國團隊在第二代國標直流充電插座實現了大幅創新與優化,相比第一代顯著簡化裝配流程,大幅節省了裝配時間,并帶來自動化生產可能。
圖片來源:TE Connectivity
整體來看,本地化技術的不斷提升,一方面反映了包括TE在內的外資企業深度拓展中國市場的決心,另一方面也呈現了中國汽車產業本地化研發能力的整體提升。事實上,經歷30余年的變遷,外資企業在管理、生產及技術上已經“中國化”,“外資”與“本土”的界限已不再那么明晰。在越來越“卷”的市場節奏下,剩下的只有拼勁全力向上發展,共同推動中國汽車產業由大到強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