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5月25日消息:正如交銀國際洪灝所說的,并沒有什么新“大宗商品超級周期”。但LME的一項調查顯示,專家一致看好銅價,即便沒有大宗商品超級周期,各國家體為了達成碳中和目標所進行的能源轉型趨勢也將利好銅價。
隨著全球各地央行開始收緊貨幣政策,越來越多人懷疑大宗商品“超級周期”的概念。
交銀國際董事總經理洪灝就表示,最近的商品價格的高歌猛進,使得一些專家抵不住線性外推法的誘惑,用“超級周期”來預測未來大宗商品價格的走勢,但實際上并沒有什么新的“大宗商品超級周期”,我們早已經被席卷于自18世紀以來的第四次價格的長波之中。
無獨有偶,根據倫敦金屬交易所(LME)亞洲金屬研討會(LME Asia Metals)上進行的調查,只有6.49%的與會者認為 “超級周期 ”是描述未來12個月大宗商品市場趨勢的主要力量的準確詞匯。相比之下,33.77%與會者認為,最能準確描述未來一年大宗商品市場趨勢的詞匯是流動性和通貨膨脹;另外,還有22.08%的與會者則認為是中國需求和發達經濟體的反彈。
Sucden Financial研究主管Geordie Wilkes表示,“我們現在并不太相信超級周期的存在。你已經開始看到一些央行開始縮減購債,即使他們沒有縮減,也已開始談論這個問題。我們也看到新興市場開始提高利率,真正開始關注通貨膨脹,并觀察在經歷資產價格上漲后,如何能予以遏制。”
麥格理集團大宗商品和全球市場中國區負責人Thomas Horn也認為,疫情以及后續復蘇,即使這在一定程度上被延長,也是有些過渡性的。相信在2023年左右美聯儲回略為收緊政策。
不過,雖然大部分與會人員都認為沒有“超級周期”,但所有專家都認為,各國家體為了達成碳中和目標所進行的能源轉型趨勢,將有利于一些金屬,特別是銅、鎳和鋰。
調查顯示,有52.69%受訪者認為銅是未來6-12個月受益最大的金屬,其次是鋰和鋁,分別有16.13%和13.98%的受訪者看好未來6-12個月的價格。
建銀國際副行政總裁劉守建說,在基礎設施需求和快速增長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支持下,銅將成為一匹黑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