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受疫情影響,全球最大的銅及相關銅產品供應國智利宣布,預計“閉關”30日左右。
消息一出,與銅相關的期貨價格就上漲了3.6%,突破了9000美元/噸大關,最高甚至超過了10000美元/噸。
在國際銅市場的供需矛盾進一步擴大下,全球銅礦短缺危機會爆發嗎?
這個問題還得從智利這個“銅礦王國”國家說起。
智利不僅是世界上銅資源最豐富的國家,而且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銅出口國。
智利的地圖就像一支瘦長的毛筆,毛筆的頭就在美洲的最南端。因為隔海過去就是南極洲,因此也有著“天涯之國”的稱呼。
智利已經探明的銅礦儲量在1.5億噸左右,占世界銅總儲量的百分之三十。
作為其國內的支柱產業,銅礦的出口在智利總出口額中所占的比例是在百分之六十左右,而每年通過出口銅及相關銅產品所獲取的收入占智利GDP的百分之十五。
在2014年的時候,智利共出產了575萬噸的銅。
其中,埃斯康迪達銅礦這個智利最大的銅礦所出產的銅就達到了117萬噸。
但是這樣的產量實際上是遠遠不及預期的,早在2014年初的時候,智利銅業委員會就曾預計年產量將達到600萬噸,可是事實上卻出現了下滑的現象。那么究竟是什么致使智利的銅產量出現下滑的呢?
其實,智利銅礦產量下降的主要原因還是在于其國內的諸如埃斯康迪達、丘基卡馬塔這類的大型銅礦出現困難了。
一方面,由于其國內基建落后,電力供應緊缺,生產難度自然會加大。
另一方面,智利的礦山老化,那些歷經百年開采的礦山幾近枯竭,品位隨之不斷下降。
而要解決這些問題,都是要花錢的,錢從哪里來?自然是國家財政。
比如智利國家銅業公司的全部所得均上交到政府,而政府會返還多少資金,則成為該公司運營中最大的不確定因素。
這不,這家全球第一大銅礦生產商——智利國家銅業公司,就曾經表示其需要新的資本注入來將其50億美元老舊礦區改進計劃中10億美元的空缺補齊。
智利政府計劃到2021年向礦業投資1120億美元,其中270億美元將投資于智利國家銅業公司。
同時,政府還制定了到2021年達到810萬噸的銅年產量目標。
然而這一目標能否實現,在智利今年五月宣布“閉關”以后,就更加不確定了。
再加上,其國內必和必拓旗下的銅礦工人爆發大罷工事件,更是為其國內的銅礦生產布上了一層陰影。
今年以來,鋼鐵、銅這類的大宗商品價格出現瘋漲的情況,似乎已經在預示著全球銅礦短缺危機將爆發。
事實究竟怎樣?對中國又會造成怎樣的影響呢?
銅因為良好的延展性、導熱性、導電性,用途極廣。
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銅需求國,對銅的需求是非常大的,僅2020年的銅需求就在1400萬噸左右,在全球的銅消費中占比達到了48.7%。
位居第二、第三的分別是歐盟和美國,其在全球的銅消費中的占比分別是17.1%和7.2%。
2020年我國進口未鍛軋銅和銅制品達到668 萬噸,比2019年增長30%。
同時,進口的鐵礦石和金礦原油2177萬噸。其中,從智利進口就達到了762萬噸,占比35%。
在經濟復蘇的推動下,國內銅礦資源的產量僅為消費量的六分之一,即便算上重復利用也只有三分之一。
這意味著,我國在銅加工、冶煉方面對國際市場具有很大的依賴性。
近年來,在銅價瘋漲,企業生產成本不斷提高的情況下,已經直接影響到了整個銅產業鏈。
銅產業鏈主要有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上游,主要是采礦階段和廢雜銅回收利用;
第二階段,中游,主要是對于上游收集到的銅進行冶煉;
第三個階段,下游,則是對銅進行深加工階段。
終端需求結構涵蓋范圍涉及智能終端產品、電子通訊、高速列車、航空航天、汽車等多個行業。接下來我們一個個來說。
首先是第一階段,也就是采礦。
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的數據,全球銅儲量在2019年達到了8.7億噸。
其中,位于南美的智利和秘魯的儲量分別是在2億噸和0.87億噸,分別占全球儲量23%和10%,2019年兩個國家銅礦產量分別占全球27%和12%。
作為全球銅冶煉大國,我國的銅礦石卻嚴重依賴進口。雖然國內也有銅礦,但是銅儲量僅占世界總儲量的3.13%。
并且這些銅礦儲量低,跟不上消耗的節奏。
尤其是在近二十年里,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增長,銅礦石的產量與進口量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
從整體上看,世界銅資源非常豐富。
然而,銅產量的增加卻一直依賴于銅礦企業持續的在資本和勘探方面的支出。
但是礦山企業的資本支出卻受到銅價的影響,因此具有較強的周期性。
在過去的40年里,由于銅礦項目的規模較大,產值較高。
所以這一項目從規劃到正式投產需要的時間往往在3到5年左右。同時,也正是因為這一特征,銅供給波動周期總是會比其他基本金屬要長一些。
其次是第二階段,也就是冶煉。
當下,全球的冶煉銅產量主要集中在俄羅斯、中國、智利、贊比亞、日本等國家。
雖然我國的銅礦資源不占據什么優勢,大部分依靠進口,但是我們卻是銅冶煉的大國。
目前,已經形成以江西銅業集團公司、銅陵有色金屬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云南銅業集團公司、大冶有色金屬集團公司、甘肅白銀有色金屬集團公司、中條山有色金屬公司和金川集團公司為代表的七大銅冶煉基地。
這些公司所在的省份相關資源亦是十分豐富。
與銅冶煉對應的銅加工則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經濟較發達的地區,以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等地區為代表。
由于我國對進口銅的高度依賴,為了實現可持續發展,我國目前已經形成了兩種銅資源再利用的方法。
一種就是將廢銅直接熔煉成不同牌號的銅合金或精煉銅;
另一種就是將銅經火燒處理鑄造成陽極銅,再煉成電解銅。
同時,在電解過程中,將其它的有價元素進行回收利用。
根據富寶數據,在2018年和2019年這兩年里,進口廢銅的平均含銅品位分別是在57.6%和75%左右。
但在2020年這一含銅標準卻已是大幅提高,根據政策要求,所回收的再生紫銅的進口品位不低于94%,而回收的再生黃銅的金屬含量亦不低于95%。
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廢銅的大量進口。
在我國廢銅回收利用能力進一步增強的情況下,預計未來減少廢銅的進口,依舊能夠使得再生銅產量保持基本的穩定。
因此,減少廢銅進口對再生銅產量影響有限。
最后是第三階段,也就是加工階段。
銅產業下游的需求與宏觀經濟的波動密切相關,是決定銅價水平的關鍵因素。倘若行業供應周期與經濟景氣周期相適應,那么銅價將爆發大規模行情。
目前,我國銅加工業已形成以銅帶、銅管、銅棒、銅箔為主的產業格局。并且在銅的主要消費結構中,銅帶、銅管、銅棒、銅箔的占比分別為13%、12%、13%、2%。
其中,銅帶主要用于制造汽車行業的連接器。
新能源汽車特別是電動汽車對銅帶的需求量很大,銅帶主要用于電子接插件。此外,充電樁中還需要大量的電子接插件。目前銅帶行業的利潤水平處于中等偏低水平,凈利率僅為3%左右。
預計隨著行業集中度的提高,價格和成交量都有望上漲。
據中國有色金屬加工協會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我國銅帶制造企業近百家,總產量187萬噸。
而其他諸如銅管、銅棒、銅箔等也都各自在汽車、高科技等行業應用廣泛,此處就不一樣列舉。
從長期來看,國家倡導的新能源建設有望繼續增加國內電力的投資額,從而繼續帶動銅消費需求。
結合目前國內終端需求的良好趨勢,并考慮到房地產后周期仍將為銅需求提供較大的保障,我國銅需求仍有望進一步增加,相關的銅產業鏈也會得到各自不同程度的增長。
但是,就在中國對銅需求不斷增長的情況下,本輪銅價格暴漲,對我國的銅加工業、和以銅為原料的下游中小玩家造成了嚴重沖擊。
于是在今年5月12日的時候,國內相關部門在召開會議的時候,又一次提到市場調節對于應對大宗商品價格過快上漲的作用。
這已是4月以來,國家高層會議和部委發布會上第四次提到大宗商品價格。
緩解中小企業壓力已成燃眉之急!
此種情形下,倘若銅供應再減少,發生短缺將會是雪上加霜的。
但是,國際銅業研究組織表示,2021年全球銅市料供應過剩79000噸,2022年供應過剩109000噸。
也就是說,“全球銅礦短缺危機將爆發”的情況可能并不存在。
通常來講,供求關系對于商品價格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這一經濟學原理對于大宗商品同樣適用。
那么怎樣才能帶動價格上漲?
不外乎某樣商品出現嚴重的供應短缺,而全球銅的供應目前來看并不符合嚴重短缺的情況,甚至會出現產能過剩。
那么在這樣的情況下,銅價為何會不斷上漲?
這與美國脫不了干系。
美聯儲和美國財政部不斷印鈔和刺激美國經濟,美元進入了超發的態勢,美國國債突破了28萬億元美元,這給了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底氣。
但是大宗商品價格脫離基本面大漲,還是不能排除資本操縱價格的可能,尤其是西方資本為了遏制中國經濟復蘇,不斷推升大宗商品價格,國內部分投機資金也是火上澆油,乘機炒作大宗商品。
也就是說,大宗商品價格和銅價上漲的幕后推動者可能就是歐美這些國家。
如果單單從表面來看,本輪上漲的主要原因似乎是貨幣超發和供求等等,但是隱藏在背后的卻是中美和中西方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較量。
很顯然,西方通過貨幣和政治,在明面上已經造成漲價的心理預期。
不論是美國幾萬億美元的刺激方案,亦或是澳大利亞不自量力地“上躥下跳”碰瓷中國,其目的就是制造一種貨幣通脹和供需緊張的市場心理。
西方金融資本長期以來一直在低位囤積大宗商品期貨,等待高位價格來臨的時候,對諸如中國等新興制造業和資源國進行收割。
有色金屬漲價之后,鋼材又開始要漲價,生活中的一切都似乎開始拼命漲價。雖然在短期內這種漲價的趨勢還會維持一段時間,但是產量過剩,會制約大宗商品價格上漲。
可以說,“全球銅礦短缺危機將爆發”是西方資本期貨炒作占大頭。
而這種炒作帶來的國際銅價上漲,確實會對中國銅產業鏈產生巨大的影響。
但是,卻不會制約到我國對于銅礦的進口,因為中國早早就懂得“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里”的道理。
根據中國海關數據,2021年5月,我國銅礦石進口量達到194.5萬噸,同比增長15.0%。
而在2020年的時候,中國銅礦石進口量的前五大貿易伙伴分別是智利、秘魯、墨西哥、蒙古和哈薩克斯坦。
再者,智利疫情和罷工等問題也對我國進口銅礦的影響不大。
首先,智利工人罷工已經不算是什么新消息了,每年傳出后所持續的時間至多數周后就會恢復。雖然會產生一定的影響,但是并不是影響銅價走勢的主要因素。
其次,雖然智利于4月5日關閉國境,但是智利在今年5月的時候,仍然在我國保持著銅礦資源進口的最大供應國的位置。
也就是說,智利“閉關”并沒有影響到對我國銅礦的供應。顯然,智利此前的相關承諾還是靠譜的。
一言以蔽之,銅礦石出現與鐵礦石一樣暴漲的情況,反映出中國在國際定價權上面的劣勢。
由于國內銅產業鏈的原材料依賴進口,銅的價格基本上取決于國際市場。
雖然國內滬銅期貨影響力較大,但其只影響國內銅交易,國際銅產品定價仍由倫敦金屬交易所主導。
歐美掌握主動權的秘密就在于其或直接或間接地通過投資公司的形式,掌握了相關礦業的話語權與資源供應。
而我們則在這一方面相對較弱,所以即便是銅資源進口最多的國家,但依舊會受到歐美的挾制。
而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自然也不會坐以待斃。
面對澳大利亞鐵礦石價格大漲的情形,我們能應對得過來,面對銅礦同樣不是什么難事。(礦業俱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