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2020年12月中國精煉銅產量統計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從分布情況來看,我國銅材的生產主要集中在江西、江蘇、浙江、廣東、安徽五省。2020年,五省銅材產量分別占比18.78%、16.21%、12.50%、12.03%和12.02%,占全國總產量比重達到了71.54%。其中,江西是我國最大的銅冶煉、銅加工基地,也是重要的銅消費區。
數據來源:Choice數據庫
從價格情況來看,2020年LME三個月期銅價年均為6186.87美元/噸,同比上升2.83%。受新冠疫情的影響,物流和供應鏈受阻,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增加,2020年第一季度,銅價大幅下跌。
隨著國內疫情逐步穩定受控、企業復產復工。與此同時,伴隨著多數國家低利率、穩增長、促消費政策的出臺,全球經濟逐步復蘇,支撐銅價走出低谷,逐漸回歸正常價格的走勢。
數據來源:Choice數據庫
數據來源:Choice數據庫
從進出口貿易情況來看,2011-2019年來,我國銅材一直呈現貿易逆差狀態。2011年凈進口額達到了3302.47百萬美元,之后有所下降,出口額則較為穩定。2019年銅材出口金額4114.95百萬美元,進口金額為5482.15百萬美元,凈進口額為1367.20百萬美元。
此外,我國銅礦砂及其精礦對外依存度持續加大,2019年銅礦砂及其精礦進口金額達到33908.94百萬美元,較2011年增長118.51%。
數據來源:Choice數據庫
表2 2011-2019年銅礦砂及其精礦、未鍛造銅及銅合金進出口情況統計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從上市公司營業收入情況來看,根據A股銅行業相關上市公司已披露的財報數據,2019年19家上市公司的總營業收入達7102.12億元。
其中,以絕對優勢占領銅行業龍頭的江西銅業營業收入2403.6億元,占19家公司總收入的三分之一,銅陵有色和洛陽鉬業分別以929.51億元和686.77億元位列第二、三位。
數據來源:根據各上市公司年報、季報整理
凈利潤方面,江西銅業歸屬母公司凈利潤為24.66億元,位列銅行業19家上市公司凈利潤榜單第一。西部資源和*ST夢舟兩家公司出現虧損,*ST夢舟虧損金額高達11.32億元。
數據來源:根據各上市公司年報、季報整理
2020年初新冠疫情對銅行業企業的生產經營產生造成了一定影響,銅金屬價格跌幅較大,近半銅行業上市公司一季度營業收入和凈利潤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
江西銅業的營收規模和凈利潤依然占據榜單第一,2020年一季度營業收入為562.06億元,同比上漲15.04%。洛陽鉬業的營業收入同比倍數增長,主要原因是2019年7月該公司完成對原路易達孚集團旗下全球第三大金屬貿易商IXM 100%股權的收購。
云南銅業2020年一季度營業收入同比增長52.15%,該公司報告期內銅精礦產量增加,主產品產銷量增長。同時,公司持續加強經營管理,有效控制成本,帶來了主營業務盈利能力的提升。
表3 2020年一季度銅行業19家A股上市公司營業收入及凈利潤
(二)我國銅產業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方面,我國銅精礦資源短缺,對外依存度高。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銅儲量2600萬噸,僅占世界儲蓄量的3.13%。銅礦資源可采儲量持續下降,相關研究表明,在現有技術經濟條件下,國內能開采出來的銅礦僅有3500萬噸,且大多位于青藏高原等生態脆弱區(柳群義,2020)。而中國又是銅資源消費大國,銅精礦進口量持續增長,對外依存度不斷加大,加深了銅資源出口方對我國銅加工產品定價的影響程度。
另一方面,我國銅冶煉產能利用率不高,產能過剩加劇。2019年我國精煉銅產能已達1259萬噸/年,然而2019年精煉銅產量為978.4萬噸,產能利用率僅為77.7%。
銅產業集中度較低,高精銅產品匱乏。當前,中國經濟仍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發展必然帶來銅需求的增長。銅消費量持續增長的同時,銅產業迅速發展擴張,這種無序增長和盲目擴張導致了銅產業相關企業集中度底下的問題。銅產業結構整體呈現出規模小、分布散、發展混亂的特點,集中度底下使得國內許多銅加工企業處于初級水平,產品存在同質化問題,銅產業競爭激烈,利潤空間小。
此外,銅企業獲得銀行信貸支持的門檻較高,很多銅企業尤其是中小銅企業獲取信貸資金困難,而技術研發需要投入大量資源,且存在較大的研發風險,導致銅加工企業擱置研發進程,采用壓低價格的方式競爭,導致惡性循環,國內高精銅產品匱乏。
環保政策力度加強,銅企業環保風險加大。銅冶煉是高耗能、高排放產業,每噸精煉銅的生產需要消耗約1噸標煤和5 至10噸水資源,同時,在冶煉過程中,將產生的大量廢酸、廢堿、重金屬和尾礦等副產品,若不能妥當處理,將帶來嚴重的資源浪費和污染,帶來生態環境的負外部性,存在環保風險。
有色金屬行業對生態環境的負面影響突出,社會關注度較高,隨著國家環保督查范圍擴展、力度加大,銅行業作為重點防控行業之一,面臨的環境治理壓力越來越大。環保稅的實施一定程度上促使著銅企業進行環保改造,而環保改造不到位的企業將面臨變遷或關閉的風險,此外,環保治理投入較大,將增加企業的生產成本,導致企業市場競爭力的下降。
(三)我國銅產業的發展方向
在充分認識我國銅行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的基礎上,應從“去產能”、“促創新”、“補短板”幾個方面推動銅供給側改革。
加大銅產業集中化程度,控制新增產能。我國銅冶煉產能利用率不高,急需解決銅工業產能過剩問題,推動銅供給側改革,關鍵在于調整“小”、“散”、“亂”的銅產業整體結構,控制銅企業無序擴張、重復建設,促進產能優勝劣汰,積極推動銅產業集中化發展、合理化布局,沿著銅供給側改革方向前進。
促進產品研發創新,迎合新興市場需求。當前銅企業普遍滿足于初級產品的生產,通過壓價競爭,不利于推動銅產業高質量發展。
轉變銅產業現狀,需要國家政策的引導、銀行信貸支持門檻的降低、融資渠道的拓寬,來推進銅企業積極加大研發投入,改變銅產品同質化現象,提升銅企業的經濟效益,拓展企業生存空間。
新興市場中,我國新能源汽車領域發展迅猛,是未來銅消費的重要增長點。相關研究表明,新能源汽車的用銅量(約90KG/輛)較傳統汽車(約20KG/輛)大幅提升,根據平均用銅量75KG/輛測算,新能源汽車年度貢獻銅消費增量約為7-8萬噸量級,增速遠高于精銅消費整體增速(《2019年全球及中國銅供需現狀分析及預測》)。銅企業應抓住機遇,加大銅產品在新興領域的創新研發和生產,進一步推動銅供給側改革。
維護資源安全,發展循環經濟,推進綠色生產。我國銅需求持續增長,且國內銅精礦資源短缺,自給率不足30%,供需嚴重失衡,對外依存度較高。銅資源過度依賴進口,不利于維護我國資源安全,同時也限制了我國銅加工產品定價的自主性。
因此,需進一步加強國內銅資源的勘察開發力度,同時,促進傳統銅產業向高質量再生銅產業轉型發展。此外,面對生態環境負外部性的問題,應加強生產技術和污染治理技術,努力實現資源投入最小化和成品產出最大化并存。
進一步建立更加完整的銅產業鏈,整合上下游企業,對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料進行合理回收再利用,加強資源內部循環,提高資源利用率,最大程度減少銅產業鏈各環節的環境污染,緩解銅工業生態環境負外部性問題,推進綠色生產,發展循環經濟。(照說供金)